讲座简报 | 范良火:从国际视野看中国数学教学的特色与经验

发布单位:国际教师教育中心编辑:白栋铭发布日期:2021/11/13浏览量:581

11月5日下午,美国芝加哥大学哲学(教育学)博士,华东师大数学科学学院特聘教授、亚洲数学教育中心主任范良火教授应邀为我院师生作“从国际视野看中国数学教学的特色与经验”学术讲座。此讲座是研究院“学思讲坛”系列学术讲座的第十讲,由王洁教授主持,黄兴丰副教授与谈,院内外师生踊跃参加。

主讲人 | 范良火教授(美国芝加哥大学哲学(教育学)博士,华东师大数学科学学院特聘教授、亚洲数学教育中心主任)

范良火教授结合自身经历认为,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的教育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一起快速发展。香港等地区通过参与国际测试和有关国际比较使得中国数学教育逐步得到了世界认可。2009年起上海参与PISA测试更使中国尤其使上海的基础数学教育为世人所瞩目。在这样的背景下,数学教育学者应该总结中国数学教育教学经验,分析其中的特色并向世界分享。

美国数学教育和中国相比,存在不足和优势。不足之处之一是,美国数学教师的数学知识不够扎实。1995年,美国数学教师协会(NCTM)在波士顿举办的第73届年会中,出现了数学老师解不出一元二次方程的问题。除了美国,新加坡和英国教师也有类似的例子。这主要是由于,英美和新加坡的许多数学教师都不是数学本科毕业,专业基础知识不够扎实。但是美国数学教育也存在优势,如ICT(信息和通讯技术)在数学教育当中的融合比中国做得更好。范教授曾参与UCSMP(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School Mathematics Project)这个当时全美大学里最大的数学课程改革项目。该项目非常重视ICT(信息和通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而九十年代时期的中国在这方面总体比较落后,在信息技术的使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方面水平不高。

范良火教授重点介绍了中国数学课堂教学相较于西方的特色,其中既有优势,也有不足。优势有,强调教师讲解;强调基础(由“双基”到“四基”);强调学生理解;讲解清楚、连贯性强、突出重点;课堂结构明确,上课结束时往往提供有效的总结;课堂用在学术内容的时间要多得多,形式主要为全班教学。新加坡国立教育学院CRPP(Centre for Research and Pedagogy and Practice)的调查结果表明,新加坡课堂教学的首要特点也是在课堂中用于学术活动的时间更多,相比之下,澳大利亚、英国、美国等国家课堂,用于非学术性活动的时间很多。应该说课堂教学活动和时间分配与国家和地区的教育传统和文化背景有关。

中国数学课堂教学的不足之处体现为:学生主动时间较少;学生创造、探究、自由表达的机会较少、ICT(信息和通讯技术)使用程度还较落后(不过如今中国数学课堂教学ICT技术与1990年代相比已有很大进展);现代多元评价使用较少;英才教育有明显欠缺。BBC拍摄的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Are our kids tough enough? Chinese school》),尽管有局限性,但是一定程度体现了中国和英国的课堂教学差异。

范教授还分享了英国数学教育的情况和近期发展。和美国一样,英国(英格兰)传统的做法存在一些不足,如采用“走班制”制度,教师的办公地点固定为该教师上课的教室,教师间交流少,表面上保有自身的专业性与独立性。相比之下,中国教师同处一个办公室,相互交流更多,形成“教研文化”。这比英美的做法更有助于教师专业发展。而且,英国的教师职业培训体系在很大程度上是以中小学校而非大学为基础,最近几年在教师供应主渠道教育研究生证书(PGCE)专业中,通过中小学校为基础的培训路径取得教师资格证(Qualified Teacher Status,QTS)的均超过50%。这种做法虽有利于教师实践知识的积累,却不利于教师学科知识的系统学习。

此外,在英国,任何人都可以编写教材,出版社在出版教材时也没有教材审查制度的约束,质量参差不齐、无法保证。而中国和新加坡等都有国家统一的课程标准,教材需要经过审查批准,有一定的质量保障机制,而好的教材有利于教师教授和学生学习。不过,有学者认为英国国家课程的引进是学习中国上海的结果,事实并非如此。因为英国自《1988年教育改革法》颁布后就开始推行国家课程,要求公立中小学5-16岁学生必须学习全国10 门统一课程,包括数学课程,这一时间早于2000年开始的PISA测试。

黄兴丰副教授针对中国的数学教育教学发表了自己的见解。近年来,新加坡和英国都学习和借鉴了中国的成功经验,逐渐强调在职教师的教育,认为职业培训对专业发展很有必要。他还分享了自己对中国数学教育之特色的观点,认为中国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存在三个“平衡:第一是“理解”和“记忆”的平衡;第二是“具体”和“抽象”的平衡;第三是“学生中心”与“教师中心”的平衡。

与谈人 | 黄兴丰副教授(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教育学博士,中英数学教师交流项目实施协调人)

在场师生积极参与,就中国、新加坡和英国教师在教学中的区别、文化背景对教师教学的影响、教师实习制度如何提高教师质量、中外数学教师教学方法和评价标准的差异、中国数学教学特色的形成机制等进行提问和讨论。

在场师生提问和讨论

范良火教授作出回应,中国学校需要进一步营造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氛围;他强调文化具有集体性和积累性的特征,具有深层稳定性,但是在教育和教学上不能作为“不愿改变”的挡箭牌,尤其是教师和学校在形成良好的班级文化、课堂文化和学校文化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甚至是主导性的作用;中国数学教育特色是基于中国的传统和文化,在学习外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和本土国情结合逐渐发展形成的。

讲座现场


文字:赵星妮

校对:张华峰

摄影:赵星妮

审核:范良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