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简报|文雯:国际和比较高等教育研究方法论的审思

发布单位:国际教师教育中心编辑:王靖雯发布日期:2021/06/04浏览量:113

6月1日下午,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长聘副教授文雯应邀为我院师生作“国际和比较高等教育研究方法论的审思”学术讲座。此讲座是研究院“学思讲坛”系列学术讲座的第七讲,由张华峰博士主持,孔令帅教授与谈,院内外师生踊跃参加。

讲者 | 文雯副教授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长聘副教授、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哈佛大学富布赖特高级访问学者,中国社会学会教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高教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

文雯副教授介绍,进入21世纪后,中国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正改变着原有世界高等教育的格局。尽管在质的层面(如学科影响力、高质量论文占比)等方面仍有劣势,但是中国高等教育从大学排名、论文产出数量、科研投入等方面发展迅速,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的转变,心态上正在从“仰视”向“平视”转变。当今的教育学者拥有更强烈的使命感: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教育、理论中的中国教育、为人类文明做贡献的中国教育。研究背景的剧烈变化,呼吁学者对研究方法论进行思考。

文雯副教授认为,国际与比较高等教育研究存在三方面的问题。第一,过分强调国外高等教育的成功案例,而忽视了失败案例。比如,受功能主义和进步史观的影响,美国高等教育史被描绘成一副波澜壮阔的改革发展图景,美国社会高举着自由和民主的大旗不断进取,教育正是其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之一。但是这次新冠疫情让我们重新认识了美国的自由和民主。因此功能主义和进步史观并不能提供整全而真实的历史图景,它们忽视了美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失败、冲突和复杂性。以1960年加州高等教育总体规划为例,其一直被我国乃至世界高等教育学界视为典范,认为它成功实现了兼具公平与卓越的发展目标。但是实际上,这一规划在实施20年后已经步履蹒跚。

第二,国内不少高等教育研究秉持实用主义心态,带着为中国大学发展寻找历史坐标和为中国本土问题寻找改革方案的现实关照出发进行研究,但是只截取了国外方案的“冰山一角”,忽视了其得以适用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条件。这种实用主义的做法分为两种,一种是下意识地将形成于本土高等教育体制中的认知投射到国外研究对象上。比如,在美国高等教育中联邦政府的作用比较弱,对于美国高等教育机构这种偏向企业性质的自治机构,并不能采用我们习惯采用的政府政策研究模式。另一种则涉及比较研究方法论上的“共时性”和“历时性”之辩。共时性是对研究对象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后在同一个时间点上进行的截面研究,如OECD的PISA。历时性强调进化和变迁。文雯副教授主张,高等教育的研究应更多基于历时性的方法,不在于找出可以直接引进或模仿的楷模,而在于通过比较认识不同模式之间的差异形成机制,提供引进或者模仿的可能性论证。她认为,深刻的学术研究从来都是解释性的,而不是对策性的。

第三,不少研究缺乏对国外一手资料的深入理解,存在对各种统计数据的误读。以美国高等教育数据为例,其来源有四个渠道:(1)官方,如美国联邦政府、教育部等;(2)民间组织,如卡内基教育促进基金会等;(3)大学机构,如高等教育研究中心等;(4)商业智库,如兰德公司等。不同机构的数据库存在指标定义、统计口径上的差异,中美两国对统计指标的定义也存在差异,在使用时要更加谨慎。

文雯副教授强调,中国高等教育研究要建立一套有强说服力的话语体系。这不仅仅是一种表达、交流与研究的工具,也是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学术独立性的反映。学科的话语体系是指学科知识的组织结构,包括概念和理论体系、研究对象的专门性、特定的陈述方式、研究方法和手段。她以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研究为例进行了分析,认为当下本领域的研究存在五个不足:(1)经验层面的描述性研究多,学理性研究少;(2)研究主题具有路径依赖,多由英美国家的学者确定;(3)关注一小部分流动的精英学生和教师,而非更广泛学生的国际/跨文化素养;(4)关注机构层面的战略,较少关注国家政府层面的作用(中国的情况相反);(5)研究方法落后于心理学、人类学等学科。她还尝试提出了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话语体系的建设路径。第一,在经验层面,持续地总结中国多年来高等教育改革开放和对外交流的经验。第二,在社会学层面,说明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运行方式、内在规则、基本逻辑、基本形态、主要结构和重要特征。第三,在哲学层面,充分体现我国高等教育的价值取向、现实追求和思想,由此说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与基本功能,以及它与特定国家民族的内在联系和特殊使命。

讲座后,孔令帅教授对国际和比较高等教育研究的现存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并认为比较教育的研究范式应该多元化,在坚持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卞翠副研究员认为讲好外国故事,要能够提炼、挖掘外国故事中的规律与共性,总结国外教育政策出台的背景、出现的共性问题后再进行分析和阐释。张继龙副教授认为好的比较教育研究对教育实践应该有深刻关照。

对于在场师生的提问,文雯副教授认为,教育学科边界可以开放,但要有自己的领地,需要厘清和建构基本概念;比较教育研究者可以多读文化、学科和教育思想史,不仅可以在学科知识层面把握该领域的来龙去脉,也有助于在建构理论的时候更有自信;研究生的研究选题应该精细化,通过梳理学术史找到当前研究与已有研究的gap,应把复杂现象还原到基本原理性问题上进行分析。

图2 在场师生交流

张华峰博士对文雯副教授的精心分享和在场师生的积极参与表示感谢。他认为比较教育研究范式一定程度受到时代特别是国家和教育发展水平的影响。国内研究长期从跟跑和借鉴立场出发研究国外教育,以对我国教育提出改进建议;当下则可以更自信地总结中国教育发展经验,讲中国教育故事。这需要研究者对本国和国外从器物、制度到文化层面有深入理解,也需要重视“基础研究”,加强对概念、方法论和理论的分析,甚至尝试建构概念和理论。后者不仅仅需要丰富的知识、经验和灵感,系统严谨的方法训练同样重要和有效。

图3 讲座现场

文稿整理:王靖雯、李珍
审核:张华峰
摄影:李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