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下午,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沈文钦副教授应邀为我院师生作“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类型、层次与生成路径”的学术讲座。此讲座是研究院“学思讲坛”系列学术活动的第四讲,由卞翠副研究员主持,上海师范大学孔令帅教授、魏峰教授、闫温乐副研究员、张华峰博士,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卢威博士、同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郑高明博士,以及院内外研究生同学积极参与。
沈文钦|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中国社会学会科学社会学分会理事、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理论与政策、高等教育史和高等教育社会学,重点关注研究生教育、通识教育、学者早期职业生涯等议题。
沈文钦副教授在讲座伊始首先分享了自己的困惑。他提出,对学术研究的定位,我们经常会用理论研究或是实证研究来描述,那什么是理论研究?这两者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对学科的审视,我们认为一个学科的地位体现在它对周边相关学科的辐射力,它的一些概念和成果能被其他学科所利用。而要实现这一点,是否有独特的理论是极为重要的。那什么是理论?
沈老师以自己的研究经历为例,讲述了为何会关注高等教育理论。他指出,作为研究者,初入某个研究领域时,早期面临的一大问题就是确认要做什么样的研究、怎么做、研究些什么等问题,要对所研究的领域形成系统性的了解与反思。他分享道,在完成博士论文后,他对美国、英国等国家的高等教育领域研究做一个历史性的梳理。他认为,虽然现阶段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理论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仍主要停留在理论应用阶段。研究者用社会学、经济学的理论去解释高等教育系统,但在领域内部理论的创造方面没有特别大的突破,而是进入一个理论相对饱和、或者说是稳定期。然而,社会的变革会为高等教育领域带来一些契机,学者如果能把握住机会,新理论的创造是非常有希望的。他举例说,美国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后,产生了一系列的实际问题,例如学生辍学问题、师生矛盾、教师发展、大学扩招后的管理问题等。这些问题的出现吸引了众多学者的研究兴趣,相关研究文献数量也急速猛增,形成了一片繁荣的景象。然而,这些研究的持续增长却未能促进高等教育领域的理论研究得以进一步发展。弗吉尼亚大学高教所的教授Samuel E. Kellams曾对1972年度美国和加拿大各研究机构开展的研究计划进行调查。据他的统计发现,大约有四分之一的研究属于简单的描述性研究,四分之一属于发展计划而非研究计划,另有四分之一属于政策研究,只有5.8%属于真正的理论研究。
理论研究的重要性使得探究什么是理论显得愈发重要。高等教育理论或高等教育原理被视为高等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但何谓“理论”却缺乏广泛的共识。沈老师继而分享到,Gabriel Abend于2008年发表的The Meaning of‘Theory’《理论的定义》一文很有启发意义。在这篇文章中,Abend从语义学的角度出发,将理论定义为六种。沈老师认为,这几种定义都能较好地对应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而且Abend这种界定的方式也同时解释了理论的类型。
沈老师结合高等教育研究已有的理论,为大家详细地解释了Abend对理论定义阐释。第一种定义(类型)是 “Proposition”,是一个研究的假设、命题,对因果关系的阐述。例如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社会影响、人力资本理论等属于这种类型。第二种是对特殊社会现象的解释,例如辍学现象、怨恨政治等。第三种是某一个现象是什么(What is the phenomenon),例如Shared Governance(共同治理)。第四种是对经典作家的研究,这是社会学学者常用的一种理论。但高等教育领域的经典著作相对较少,这种类型的研究在高等教育领域也相对较少。第五种是看待世界的一种视角,相当于世界观。例如帕森斯的高等教育系统论、女性主义研究视角等。第六种是作为规范(Normative)的理论,即有一个规范性的论述,我们预先假设一个立场,通过立场去解释世界,甚至改造世界。例如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等等。沈老师认为,在六种理论的类型中,要做出第一种类型的理论贡献较为困难。我们所研究的高等教育现象非常复杂,要找到普适性的因果关系相当困难。基于这种情况,类型学的理论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沈老师继而提出,托尼·比彻(Tony Becher)对学科文化分类的研究就是个重要的例证,这一理论创新产生了很大的域外影响力。不但是在高等教育学圈内,而且很多社会学、历史学等其他学科的学者们也非常认同并接受他的理论。
沈老师解释完几种类型理论后,开始就如何生成理论展开分析。沈老师提出,生成理论是非常困难的,中国的社会科学学者的研究在这方面相对比较缺乏。那么,在很难提出新理论的情况下,其实可以对现有理论进行发展,就是对现有理论进行批判和修正。沈老师认为,为了更深入了解高等教育原创理论的生成路径,可将高等教育系统进行分层。每个层次有一些对应的理论框架,在进行研究的时候,首先要找到层次,然后再找理论。他提出,第一个是世界系统层次。这里面所涉及到的是国家体系与国家体系之间的关系。相应的理论有中心边缘理论、全球-国家-地方整合理论、三角协调模型、世界社会理论等。第二个是国家层次,例如大众化理论、高等教育的社会效应论等。第三个是中观层次,例如与大学组织与学科研究相关的理论。第四是微观层次,例如大学生学习与发展理论中的辍学研究、学习理论、博士生社会化理论等。沈老师认为,不同层次研究有不同的理论解释,在不同层次之间可建立一个联系。他以中心边缘概念为例指出,这一概念通常用来解释不同国家体系之间的关系,然而中心边缘的格局也会影响个人的行为和态度。例如,当人位于不同的空间位置,心态会有所差异,进而行为也可能会不同。处在中心位置的教师,思考学术问题的方式、提问题的方式会跟处在边缘位置的教师不同。这是因为他处于不同的格局,处在不同的位置。沈老师进而提出,格局与所处位置的不同可能会妨碍中国学者的创新。边缘心态、缺乏提出理论的勇气,等等都会导致创新行为的缺乏,这样就产生了一个恶性的循环。因此,中国学者要破除“迷信”,立足中国高等教育现象,提出具有普适意义的理论构造。
接着,沈老师介绍了高等教育理论研究领域一些新的发展趋势。他指出,现在国外对高等教育是公共产品还是私人产品有诸多讨论。另外,在高等教育组织研究里面强调文化理论与组织理论相结合、文化理论与政治学相结合等。这些问题值得我们关注,也可引导我们进行新的思考。对于高等教育领域新的研究趋势,沈老师概括为几点:其一,用政治经济学视角审视高等教育系统;其二,关注高等教育的社会效益;其三,更深入地探究高等教育组织;其四,从时空角度去研究高等教育系统。其五,更重视科学学与高等教育的结合,以及从知识视角研究高等教育等。
最后,沈老师简要地总结了本此讲座的内容。他指出,一方面高等教育目前已成为社会运转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变量。高等教育系统的扩张极大地改变了个人的生活轨迹和生活机会,同时也带来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系统性变化。对于这些系统性变化,目前学术界还缺乏充分的认识和系统的探究。目前学界对高等教育的研究还远远不足,同时也存在很大的理论化空间。另一方面,尽管高等教育研究仍被认为是一个对理论发展重视不够的新兴研究领域,但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高等教育研究者确实发展与贡献了一些原创性理论,然而这些理论是否契合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的经验是需要思考的。
图|讲座现场
文稿整理:王靖雯
审核:卞 翠
终审:沈文钦
摄影:周旭冉 朱慧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