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实录 | 师生对话:教育学博士生如何学习与研究

发布单位:国际教师教育中心编辑:王靖雯发布日期:2022/07/08浏览量:182

本文总计9615字,预计阅读15分钟

6月30日下午,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首届研究生论坛顺利举办。在师生对话环节,上海师大张民选教授、夏惠贤教授、胡国勇教授、高耀明教授、丁笑炯教授以及卞翠副研究员围绕“博士生如何学习和研究”展开了交流。受邀老师们有在国内外不同机构读博的求学经历,以及丰富的带研究生的经验体会,形成了对学术研究和研究生学习的多样化观点。张华峰副教授主持了这一环节。我们对本环节进行了文稿整理(有删减),以飨读者。



问题一:学术生涯中最让自己受益的习惯/品质/思维方式是什么

丁笑炯老师:我觉得是好奇心。在确定研究问题时,首先要对这个问题有兴趣、有好奇心,想要去深入地看看问题背后究竟是什么。我在指导学生做论文时有时会给硕士生论文题目,但有的硕士生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和好奇心,在做题目的时候会出现缺乏深入研究、进一步“问为什么”的问题。他们收集来的材料停留在现象层面,而关于这个现象的背后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等没有进一步深究。但如果有了好奇心,就会想要探究这件事情是怎么发生的?为什么会在这种环境里面发生?换了一种环境为什么没有发生?进一步想要探究背景变量、背景因素,在探究过程中就会发现通过变量的变化和组合,以及丰富多彩的现实。

以访谈为例,有的研究生会根据设计好的访谈问题依次提问,随着研究的推进访谈问题没有变化。但如果有了好奇心,就会发现访谈跟设想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你会很好奇被访者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思维,他为什么会在这个节点做这样一件事,你会对他的过去、想法、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感兴趣,就会问出不一样的问题。在第二次访谈的时候,起始问题和整个的研究焦点可能会发生变化。

丁笑炯教授与同学交流

高耀明老师:我觉得关键还是认真,要不怕吃苦,要刻苦。我认为智商极高的人不会来学教育学,国内国外基本上一样,那怎么能够学好?除了刻苦认真之外,没有其他什么比较好的方式。

有些人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实践当中可能感悟出很多好的题目。但应届的学生没有多少实践经验,只能靠不断地阅读这种间接的方式增加经验,这个学习和训练的过程需要认真刻苦。丁老师讲的好奇心是很重要的,但是我相信很多人未必是因为有好奇心才来学教育的,很多研究生选择教育学是因为入门门槛较低,但是在阅读和学习过程中可以一步一步培养起来好奇心,不断发现“这个挺有意思的嘛”,逐渐对某一个问题产生自己的兴趣。

高耀明教授与同学们交流

夏惠贤老师:我觉得有三种能力。第一是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分为书面语言跟口头语言。我们要不断地写,博士生、硕士生在看书、看论文的时候可以提出很多自己的想法并把它写出来,留存在电脑里、本子上,在一个星期、半个月以后有了新的经历和思考后再去看,再修改,我觉得书面文字能力是这样练起来的。我和研究生讲,压缩、概括和提炼的能力很重要。看一篇1万字的文献时,有没有能力把它压缩到3000字,能不能进一步压缩到300字,这就是学习的过程。在写论文的时候,怎么把300字扩成3000字,进一步扩成1万字,形成一篇学术论文。第二种是口头语言,口头语言对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当阅读了一些文献,有了一些认识和感悟以后,能不能通过自己的话语表达出来,让别人一听就明白。在做报告的时候,能不能够用浅显易懂的或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切入,把想表达的东西讲清楚?

第二个是逻辑推理能力。想让别人看懂自己的表达需要有条理、有论证。现在有同学写东西的模式犹如去食堂打饭,拿个餐盘,看到好菜便端进来,当你问他“今天中午吃了几个菜”时,他回答说三个菜,但没有分析今天选菜的理由。我们的学术研究也需要提供证据、陈述理由。

第三是社会交往能力。在向别人分享学习感悟或者研究的时候,你能否说服他人。在我们的学术生涯中,无论是博士还是硕士,语言文字表达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交往能力三个是核心的能力,当具备这些能力时,博士和硕士的论文写作将不是问题。

夏惠贤教授与同学们交流

卞翠老师:我认为两个点很重要:第一是自主性,大家首先是成年人,然后是研究生,所以要具备充分的自主探索的能力。第二是要多问一些问题,不断追问。

卞翠老师与同学们交流

张民选老师:到了这个年龄,我慢慢体会出来一些习惯、品质、方法和思维方式。首先,每个研究者都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习惯、品质、方法、思维都有差异,因此没有统一的方式、统一的模式,或灵丹妙药。每个人应该去找自己的长处,扬长避短,而不要用自己的短处做研究。

对我而言是自我控制,也就是中国人讲的自律,外国人讲的self-control,或者grit,毅力,这对学习教育学的人特别重要。刚才丁老师讲好奇心非常重要,但实际上有两个问题,一个是有好奇心的人不一定能长期坚持,另一个是并非所有学教育的同学都有好奇心。在我的一生当中,之所以能够取得一些成绩,可能和我自律有关。

自律是一种反省和坚持不懈的品质,有了这种品质,就会不断发现可以做的和有兴趣做的事情。我会遇到很多问题,在其中选择有兴趣的去做,而一旦选择了,就有“不上南山心不死,不到黄河心不甘”的精神,支持我想方设法坚持下去。在这种意志力的控制下,会找到解决的方法和思路,甚至勇于学习原来不会的东西。因此要从年纪轻的时候开始努力塑造自己成为有自律精神的人,仅有兴趣是不够的。

这几年我参加了很多国内、国际的学术大奖评选,在国际评选中有一个人用实证的方法对美国不同类型的精英做了一项调查,这项研究有几个发现:第一,对艺术界、体育界精英们而言,天赋条件是第一位的,没有天赋条件,再坚持、再有毅力也不行,第二,对于极少数的顶端科学家而言,天赋也非常重要,这些人的智商达到了160甚至更高,他们有奇思妙想,奇谈怪论,这样的人是可遇不可求的。

这位科学家把天赋条件、认知水平、情感发展作为三条线不断拟合,对哈佛大学、耶鲁大学、西点军校18岁的学生进行长期的跟踪研究,最后发现在这三种条件上都比较好的学生当中能成功的人,具备三个条件,即能够保持长期的好奇心,社会允许其做有兴趣的事情,还有就是坚毅。因此,若想成为有成就的人,除了我们的天赋要用好,要努力做我们有兴趣的事,最重要的一定要有自律的精神,持之以恒地去做一件事情。

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天才少年中心(Center  for Talented Youth,简称CTY)的前所长Julian  Stanley也曾提出三环理论,指出创造力、天赋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对于成功而言缺一不可。但是需要警惕,越有天赋的人越容易转移自己的目标,若只有天赋而不能坚持,也很可能一事无成。

我觉得我是很普通的人,不同的地方大概就是我会坚持。比如,我们这么多年去做的一件事——成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可能全国有很多人能够想到去成立这样的机构,但用了六、七年时间,吃了千般苦来做成这件事情的只有我们。

张民选教授与同学们交流

胡国勇老师:做教育研究不是一件非常挑战智力的事,所以坚持是非常重要的。我在日本读书的时候,我们老师跟我讲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他说,你别满脑子想着要有什么重大发现,这就是一个专业,要按照科学的程序一步一步走下去。正常情况下,只要你前进的方向是对的,后面就会产生有意义或有价值的结论出来,在这个过程中会发现很多新的东西。

我现在也发现两个问题,一个是部分很聪明的人一天一个主意,无法长期坚持;第二个是现在大家都不读书和深入思考了。教育学需要大量的阅读,这是站在前人的肩上做事情。现在很多人拿几个量表到处套,这个问卷、那个访谈等,然后把东西填进去,最后逻辑上通顺就结束了。所以近十年来做教育研究的方法越来越精致,但是并没有非常出色的研究成果。

我刚才还翻到毛泽东写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我觉得很有趣。在几乎100年前的人没有用我们现在那么精致的办法,但是有很多做得非常好的研究。我们现在很多同学没有想法,只是把别人的想法套用一下,这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读书量不够。教育学会借用其他学科各种各样的方法。因此学习教育学的同学要广泛阅读,不能局限在教育学这一个学科中。

胡国勇教授与同学们交流


问题二:如何看待“读博是一场修行”“读博需要蜕成皮”的说法


丁笑炯老师:我读博的时候,压力最大的是写毕业论文,交上去三次论文,都被老师退回来。作为博士研究生,跟硕士研究生最大的不同是理论切入点一定要找好。读硕士的时候,只需要把现象写清楚,特别是比较教育研究不是很强调理论,但是做博士论文需要。找好理论切入点需要看很多很多文献和书,从各种各样的理论里面寻找到一个切入点。它可能有各式各样的分支和概念,要从这许许多多的里面找到什么样的东西是最适合于你的,能够把材料完美地组织到一起。

夏惠贤老师:要想宽松点或轻松点就不要读博士。不是任何人都可以读博士的,要读博士,思想上面必须要做好吃苦三到五年的准备,这不是蜕一层皮,可能是要蜕几层皮,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读博跟修行没有两样。修行就是饿其体肤、劳其筋骨,所以我觉得要大家要做好思想准备。这个过程当中,身体瘦了或衣服宽了,是学术增长的外在表现,内在表现是你思想充盈了、知识丰富了、认识更足了,研究方法更科学了等等。因此,去读博士的时候需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开弓没有回头箭。不然就会发现这么难,然后打退堂鼓,觉得没有退路了。

高耀明老师:刚才我讲教育学入门比较容易,我还要说下一个观点:教育学真正要有所创新,能够对学科发展做出实质性贡献,可能比其他学科更难。一个数学的博士,可能30岁就能有创新。但从我自己的经历来讲,从78年进大学攻读教育学到现在快50年了,回过头来看我在理论上、实践上做了什么贡献,几乎没有,太难了。所以教育学领域,很多人都是把一辈子投入进去,但是可能仅有个别人能有所创新。

从学生的角度来讲,有人能比较好地掌控读博的过程,有人不能。我们读书的时候,老师和学校都没有规定要发论文,但是这似乎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事情。我们那个时候,就大量阅读、仔细整理,冒出想法。然后搜集资料,和别人交流,再由别人批驳,自己慢慢修改完善,论文自然而然出来了。我觉得现在的学生需要真正地“投入”进去,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去思考和做事情,这样也不会感到很痛苦。

张民选老师:如果说读博是一场修行,我觉得每位博士生都应做好思想准备,明确自己的读博动机。有的人非常向往学术,希望以后成为大学教师,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我自己觉得,世界上没有一个职业能像大学教师那样,受雇做自己喜欢的研究,至少也是不喜欢的当中比较喜欢的课题。也许在人类现代生活当中,作为一个职业,大学教师是最有自主选择权、最自由、最可以干自己有兴趣的事的。

但是,社会不会允许所有人都当大学教师。大家都喜欢干自己的事情,但不是所有自己喜欢的事情都对社会有功效。社会需要考虑cost和benefit,因此只会让一些不仅找到兴趣,而且能对人类和社会进步、知识发展作出长远贡献的人去做,其他则去做直接为百姓服务的工作,得到自己的价值,过好自己的生活。很多博士生只想到大学教师很自由,但是没想到这份自由的工作需建立在为人类做出重要价值的基础上,需要高强度锤炼自己的品质,并不是容易的过程。

所以,读博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做。通过这样艰苦的过程,能够达到一个境界,可以在大学的讲台上讲课,一辈子献身学术和人类事业,对于我们学教育来说,就是献身教育。所以我比较同意读博是一个修行。这个问题给了我们一个机会反省:我读博士生的动机是正确吗?我有几分想对人类知识作出贡献的同时达到自身心灵的自由,即做自己最喜欢做的事情。你可以不断地反省、修正和锤炼自己,这个过程就是修行的过程。

修行最难的是做论文,这是社会和学术界的考验。也就是说,你不仅想在以后选择喜欢做的事业,并且通过这个事业为人类做出贡献,而且学术界还要用几年的时间通过博士论文考验你是否真的具备这种能力。这种能力具有综合性,要有文献研究等研究方法上的训练,也要有个人层面的努力。我这几年做导师也有了教训,以前我觉得学生能在三四年的时间内做出论文,但现在不行了,这是不是由于学生动机不纯,想要拿博士学位,却没想到这是一个艰苦的事情。所以选择了读博就要专心,选择了读博就要努力,这真的是一场修行。

问题三:硕士研究生如何判断自己适不适合读博


张民选老师:读了硕士就是一个师傅(master)。师傅在古时候都可以开业了,教育硕士就可以当教师了。但是适不适合读博,要想清楚你的未来在哪里。想做一位大学教师是一定要读博的,因为大学教师和中小学教师在工作的职能上有本质差异。中小学教师教书育人,主要教现存的知识,用最好的方法把每个孩子培养起来。而大学教师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职能,就是要一生去发现新的知识。所以,如果觉得大学老师是一个体面的工作,却不把发现知识作为兴趣爱好,作为一辈子的价值,那你的读博太痛苦了,而且有可能读不成。而且,大学老师和工人还有一个差别,工人是糊一口饭吃,是以日薪、周薪、月薪为考核标准,而大学教师往往是以一辈子来作为考核标准。相较一个天天忙忙碌碌,天天可以看到成果的人,这种无形的压力可能更大,因为不能短期看到自己的研究成果。

读博的过程需要付出很多努力,这个努力是所有人都不能够替代的,必须独立完成。所以我自己觉得,想当个一般的官,当个一般的老师,做一个一般的教育理论工作者,做一个一般的教育管理人员,都不要读博。

夏惠贤老师:读博士其实就等于有知识生产的任务。硕士研究生是一个过渡的学位,我国的学术硕士需要读三年,比西方的年限要长一点。硕士生判断自己是否适合读博士,至少要有两个方面要考虑:第一个,有没有兴趣?第二个,在读硕士研究生期间有没有发表过相关的学术论文?如果有让自己比较满意的,我觉得是初步具备了应对知识生产任务的能力,特别是考虑到现在的科研体制和环境。此外,硕士论文是否符合学术研究的要求?这是学术训练的过程,也是对自己学术能力的检验。如果你有兴趣且具备了在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的能力,那至少我院是欢迎这样的硕士生来申请博士。

卞翠老师:我是在欧洲传统的学徒制体系下培养出来的博士,硕士也是在法国读的。在学徒制的体系下,我只需要对我的导师负责。硕士、博士研究生已经是一个成年人,首先自己要成长,要成熟,要对自己的选择去承担相应的后果。

现在把读博和从事学术职业直接挂钩,是越来越不太现实的事情。随着读博的人越来越多,能够进入到学术界的人数越来越少,职位越来越少。或许应该给大家形成这样的一种心态:读博士是基于个人兴趣,有足够财力物力精力的投入。在此期间,是对于知识的寻找,或者对于相关能力进行提升的过程。

读博这个过程会充满很多正面的、负面的体验。在这个过程中所获得的是一种可迁移的能力。这种能力并不是具体的一定要去学术界做高校老师,而是能够让你在以后无论进入任何领域做事情的时候,镌刻在你身上的能力。举一个例子,以前法国的博士就业相对还没有工程师好,工程师是硕士学历。但是现在博士越来越吃香了。因为企业开始看重博士身上潜在的与硕士不一样的思维和研究能力。

问题四:如何找到/形成一个好的研究问题


丁笑炯老师:我觉得还是要到现场里面去找。很多老师喜欢招全日制的学生,但是我喜欢招有工作经验的或在职的学生。他们有工作经验,很多研究问题来自工作当中,遇到的问题是他们想研究的,这样就会有一种好奇心。硕士生没有工作经验的话,我觉得到学校里面实习实践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带着一个问题到学校里面去看。但我也有一个疑惑,很多学生到学校里面去看了以后仍然找不到问题。

高耀明老师:一般我的研究生、博士选题,总是要讨论好多次,让他先提提看打算研究的东西,用一句话表述。我的判断标准是“你的问题好不好玩”,需要去看资料,但一开始不会考虑是不是创新,或者能不能填补理论的空白。

有趣,就是至少让我感觉到有意思,这实际上是非常个人化的看法,而不是说这个问题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有一本书说《研究是一门艺术》,Craft应翻译成手艺,这是用来解决问题的,跟提出问题不一样,提出好的问题有一种艺术在里面。

《研究是一门艺术》| 图源网络

卞翠老师:在选题的时候,我认为兴趣是首位的。不管是不是有基础,有了动力,passion之后,我相信自己都会相应地解决,提高基础能力、去找导师等等。在法国,大家会比较注重你自己真正想去做的事。没有导师告你要去做什么。找寻内心的驱动力是最根本的,这也是形成一个好的研究问题所必备的。硕士研究生没有那么多的经历和体验,那么可以从自己生活学习日常的经历出发,比方说跟同学之间相处的事情等,去寻找一个让自己觉得有兴趣去探索的问题。

夏惠贤老师:我认为好的研究问题有以下几个:第一,学科当中的基础性问题。比方说比较教育当中的研究方法,课程与教学论当中课堂常规的教学方法,这些东西一直受到关注。第二,热点问题。比方说课程与教学论领域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这是4月21号颁布的,这个就属于热点的问题,任何学科当中都有热点问题。第三,难点问题。比方说课程与教学论当中,信息技术,ICT如何跟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学习科学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一个老师同时教很多学生,有的学得好,有的学不好?第四,冷僻问题。比如张老师十多年前就开始研究国际组织。这个就是原来比较偏冷的一些问题,但是本质上具有前瞻性,敏锐地捕捉到这个今后发展的方向。作为一个研究生,需要多读书,大量观察,和导师讨论,进行独立地判断,发现这积累问题背后新的研究增长点。

张民选老师:如何形成一个好问题?我觉得没有标准答案。作为一个研究生也好,作为一个博士生也好,首先要有问题意识。如果我们和常人一样,认为生活当中的事情一切都习以为常,那么就没有问题意识。因此要对教育领域中的一切现象存有质疑。比方说刚刚丁笑炯老师讲的,她想让学生到现场找一个有兴趣的问题,结果学生去到课堂中没有找到问题。找不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因为他take  for  granted,他觉得教室里的座位就是一排一排坐的,这有什么问题?但是如果思考,为什么有的时候一排排坐,有的时候不一排排坐,不一排排坐有什么好处?一排排坐有什么好处?这就变成了问题。所以我自己觉得,要有一个好问题,首先是建立在要有问题意识。

其次,研究问题好不好可以与老师来商量。这也是导师的作用。你看到中国课堂中的学生都是一排一排的,发现了和国外有差异,于是你说要研究。这是不是个好问题?老师会指点你去查文献,看看有没有人研究过教室座位如何摆放的形态,帮助你判断这个问题好不好。

作为一个研究生如何判断研究问题好不好呢?一种可能性是,你在工作、生活中已经遇到相关问题了,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利用读硕士、博士的时候来解决。这个问题用一般日常生活当中的,哪怕是行动研究,或者是拍拍脑袋研究解决不了,要对它进行系统深入研究,可能就是一个好问题。

第二个可能性是,在社会热点的问题当中,你找出了一个以往研究似乎谈到了,但是却没有谈透的问题,有可能也会是一个好问题。比方说我们现在“双减”、减负问题,大家都谈得很多,但你的思考、观点和解决办法不一样,可能是你有了独到的见解。当然,并非独到的见解都是有价值的。 

第三可能性就是,目前很多的研究使用的方法、研究的对象有缺失的环节。我研究国际组织,这就是看到了比较教育当时的一个缺失。当时大家都以国家为研究对象,没有看到国际组织对人类教育发展的影响,于是我就奔着那走了。实际上,我觉得在教育学科或者方法层面上,从更加宏观的层面来说,都有缺失的现象。

选出某些问题的时候,还要做一步工作,并不是你有兴趣,又是个好问题就可以了,还有一个就是你可以做好。硕士博士论文有一个很重要的规定,就是要在一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研究生学习的目的并不是完全解决一个真实的问题,而是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这仍然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因此,当在众多的问题中选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后,还需要用有限的时间和最恰当的方法在博士期间解决。


问题五:研究生如何与导师沟通相处


卞翠老师:我读博的时候有两位导师,一位是我的生活导师,我在读博期间个人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包括有时候情绪的波动,生活上的困难,我会跟这一位老师讲。另外一位导师主要负责我学业上的研究、博士论文进展的问题。我认为如果以后我要成了博士生导师的话,我希望能够同时扮演好这两个角色,也就是专业性,还有就是和我的学生之间能够建立起来比较friendly的relationship。

丁笑炯老师:我有一个很大的疑惑,就是学生们很少主动来找我,每次都是我跟他们说,下个星期我们见个面好不好?有时候我问他们,为什么你不主动来找我呢?他们都说因为自己写的东西太差了,不敢拿过来给老师看,想自己跟同学讨论讨论,然后再完善一下,弄好了再来找我。我就在想,如果你自己能够弄好,自己跟同学讨论有结果的话,为什么还要我,要我们导师干嘛呢?有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他们隔了很长时间来找的时候,已经在一条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了。所以我还是想跟各位研究生说,经常去找你的导师,让导师对你的研究感兴趣,然后带着导师一起投入时间和你做研究。

高耀明老师:我从来没有刻意要考虑跟导师的关系,从我个人的经验来讲,读研究生的时候,你只要认真,老师就喜欢你;你要不认真,老师就讨厌这样。所谓认真,就是导师布置的任务你要认真完成,上课认真准备,严格按照导师的要求去做,指定的书你认真读,读书报告认真写,也就是从学习任务和过程的细节中体现出自己的认真。

张民选老师:我自己觉得和老师沟通一定要积极主动。要给老师“找麻烦”。我以前读书的时候是老师不找我麻烦的,但是我找他们麻烦,如果你找他们麻烦了,他们一定高兴,你不找他们麻烦,他们不知道你到底有没有进展。

另外,博士生在做好学问的同时,也要对自己未来的生活负责,所以也要同时做好一个社会人。人需要同时花精力处理各种各样的事务,各类参与和时间管理实际上是让自己多方面得到更全面的发展。即使做了大学教师,也不会只是钻在办公室里做学问和上课这两件事情,一定还会有其他的事情,因此这是正常的,也是一种能力。我们倒要关照在职研究生,你们要想办法把日常工作性的任务减下来,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学习上。

夏惠贤老师:我觉得导师有双重角色。第一个角色就是导师作为研究生学术上的引领者。导师的英文是tutor,西方更多叫mentor,实际上就是志同道合者的意思。因此,导师要耐心去把握学术上各种各样的指导。

另外,我觉得博士生也好,硕士生也好,特别是硕士研究生好像还没长大。有很多东西,比如对社会,对人际的理解不够深刻,所以我觉得除了要做好学术上的导师以外,还要担当好一个生活的导师。育人的工作要关注细节,所以生活上的导师要关心学生的全人成长,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对我来说也要做一个慈父的角色,看着学生点滴的进步,去鼓励他,肯定他,当他情绪低落的时候,把他的情绪调动起来,慢慢引领研究生的成长,他们的点滴进步我们都会感到非常高兴。研究生要主动找导师来沟通,而不是倒过来,因为导师不一定知道你的需求。这样子我们的立德树人就有了一个载体,我们通过引导学生的学习,最终引领学生的成长。


对研究生学习的一句话寄语


卞翠:“不光是读博,还有以后的人生,希望大家能够随心养性,找到适合自己的路。”

丁笑炯:“把兴趣和努力结合在一起,开开心心读博,扎扎实实研究。”


高耀明:“既然选择读博,就广泛阅读、多看书。”


夏惠贤:“以党建工作提升政治觉悟,以课题参与促进学术水平,以志愿服务厚植奉献情怀,以社会实践推动成果转化。


张民选:“兴趣发现知识,自律成就人生。没有兴趣,你不会发现知识,不自律就无法成就自己。”

在线师生(部分)云合影


文稿编辑:赵星妮、刘润锌、李煜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