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教师发展报告(2023-2024年)》是《国家教师发展报告》系列的第四本。本年度以“教师待遇保障”为主题,由李廷洲研究员领衔出版。
教师对于人类社会进步、文明传承和国家发展具有根本性的作用,提高教师地位待遇是世界范围内的战略共识。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尊师重教、崇智尚学的优良传统。这种传统在当今中国得到了很好地传承发展。但近年来,教师待遇保障也面临系列挑战,成为建强教师队伍的制约因素。
为了深化对教师地位待遇的理论认识,全面把握整体形势和关键问题,并提出应对方案,本年度《国家教师发展报告》的主题聚焦“教师待遇保障”。课题组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调查研究,面向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校长、教师开展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1860份;并在山东、上海、北京、福建、内蒙古、浙江、安徽、四川开展了系列访谈、座谈,与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有关负责人和校长、教师做了深入交流。这些实证研究获取的资料,是本报告的重要基础。
《国家教师发展报告(2023-2024年)》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教师队伍建设年度进展报告”。基于统计数据描绘了各级各类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事业发展形势和进展,综述了期间发生的重要事件、标志性的政策举措等,并对年度学术界的研究成果、观点做了综述。第二部分为“教师地位待遇研究主报告”,基于调查数据,呈现了教师地位待遇的整体形势、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地位待遇的有关建议。第三部分为“教师地位待遇研究专题报告”,从10个角度回答了教师地位待遇的关键学术和政策议题,主要包括:我国教师地位待遇的历史逻辑、全球坐标和时代议题是什么;建设教育强国背景下需要怎样的教师地位待遇制度设计;中小学教师地位待遇存在哪些内部差异;特殊教育教师待遇保障的成效和问题是什么;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教师待遇保障的新方向是什么;主要发达国家中小学教师薪酬的样态如何,有哪些值得借鉴之处;世界教育强国高校教师薪酬制度的形态和逻辑是什么。
本报告是对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发展的一个阶段性总结,也是从理论和政策上回应教师地位待遇有关问题的一项学术努力,希望能给读者带来些许启发。
名家推荐
《国家教师发展报告》系列历时五载,已逐步成长为记录中国教师队伍建设进程的“编年史”解析政策脉络的“思想库”、汇聚实践智慧的“案例集”。这一学术品牌的形成,离不开团队持之以恒的学术坚守与社会责任感。希望研究团队继续以“十年磨一剑”的定力深耕此领域,不断完善中国特色教师发展的理论体系。更期待这本报告能唤起全社会对教师群体的深层关怀,让尊师重教不仅停留在政策文本,更成为流淌在每个人心中的文化自觉。
——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 顾明远
教师待遇保障问题,关乎教育根基,牵动国计民生。当前,我国教育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向“内涵提升”的关键转型,在此过程中,教师待遇保障面临区域失衡、职业吸引力结构性不足、数字化转型激发新诉求等现实挑战。在此背景下,本报告以全局视野剖析教师地位待遇的“中国问题”,以实证精神探寻破解路径,既是对国家政策的学术注解,亦是对教育强国建设的躬身实践。相信这部凝聚智慧与情怀的报告,将为中国教师队伍建设注入新动力,也为上海师范大学建设高水平大学增添新荣光。
——上海师范大学原校长、教授 杨德广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80周年、《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进人攻坚阶段的特殊历史节点,《国家教师发展报告(2023-2024年)——教师待遇保障》的出版恰逢其时。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的主任,我深感这份聚焦“教师待遇保障”的报告不仅是中国教师政策研究的重要成果,更是全球教师教育研究领域“中国智慧”的生动表达。相信这份报告会成为全球教师教育研究的重要成果。希望研究团队始终秉持“全球视野、中国立场、实践导向”的理念,在推动教师地位待遇提升、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上,持续作出重要贡献。
——上海师范大学原校长、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主任 张民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