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9日,巴西众议院批准法案,将于2025年开启“新高中”(Novo Ensino Médio)改革。巴西大型民间组织“一切为了教育”(Todos Pela Educação)认为,本次改革是巴西基础教育的重要进步,一方面延续了自2017年以来确立的增加课程内容量、课程设置灵活化、加强正规教育与职业教育衔接等原则,另一方面基于上一轮改革的不足,将从多方面为巴西高中教育质量带来结构性改善。
(一)扩充“基础通识课程”课时量,并与职业技术教育相结合
“基础通识课程”(Formação Geral Básica)始于2022年,是“新高中”改革的主要部分。其制定依据于国家通用课程标准(BNCC)中规定的知识和技能,是巴西所有高中的必修课,包括语言、数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四个知识领域的12门科目。以综合课程方式开展教学,旨在加强课程的跨学科性,增加学生兴趣的多样性,鼓励学生提高科学性、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同时增长用不同语言交流沟通的能力。现行法律规定的高中三年总课时量为1800小时,而在2025年改革实施后,其规定总课时量将增加至2400小时(学术型学生)或2100小时(职业型学生)。对于职业型学生,“新高中”改革要求在“基础通识课程”之外另安排900至1200学时的技术培训,并在教学中将技术培训与基础课程内容相结合,例如在机电专业技术培训中,可利用数学、物理知识组织教学。
(二)深化明确培训类课程要求,提供指导纲要
“新高中”改革还将深化明确对培训类课程(即“基础通识课程”以外的灵活部分)的要求。现行相关法律仅仅对培训类课程予以了模糊规定,即“各地教育部门应根据当地实际需要和教育资源情况,提供语言、数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专业技术培训五类以内的至少两种培训类课程”。而在“新高中”改革中,国家教育委员会(CNE)将提供较为详细的指导纲要,将课程内容要求深化至具体的知识领域,或针对专业技术培训的课程结构给予明确参考。
(三)促进地方教育部门持续性改革,提供技术支持
在重点推进课程改革的同时,“新高中”改革还对各地方级教育行政部门提出了新要求。新批准法案规定,各州级、区域级教育部门需要制定分阶段的改革计划,而教育部将为各部门提供政策制定、技术和资源方面的协助,以确保全国各地的“新高中”改革持续有效推进。
在以上重点内容之外,新批准法案还强调了以下改革措施:
(1)鼓励各地教育系统有效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可与相关机构签订协议,但同时需要保证面授课程量,在普通高中远程课程不应超过20%;
(2)自2027年起,全国中等教育考试(Enem)的选拔和评估过程必须纳入国家通用课程标准及“新高中”改革中最新明确的技能要求;
(3)在中等教育学生资助计划等政策实施中,对专业技术类学校予以倾斜,优先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入学率。
综上而言,“新高中”改革将成为巴西当今时代高中教育新的里程碑。
更多信息请参阅:
编译自:Todos Pela Educação,2024-07;巴西教育部,2024-08
编译者: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 刘雨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