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教师发展专题
编者按:2025年9月10日是我国第41个教师节,主题是“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8月28-2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智利召开世界教师峰会,会后发布了《圣地亚哥共识》,旨在推动全球重视教师队伍建设,解决教师短缺,提升教师质量,为促进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奠基。近年来,各国都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通过改革教师培养机制、扩大教师培养通道、提高教师待遇保障、提升教师社会地位、缓解教师工作压力等举措,谋划并实施本国的教师发展大计。放眼全球,中国在教师发展领域的宝贵经验和创新实践,可为全球教师事业的进步贡献中国智慧。
法国国家中等教育联合会于 9 月 4 日公布的调研显示,四分之三的初中与高中在新学年起始阶段即面临师资配备不全。该现象近年呈周期性重现,映射出教师职业吸引力之结构性衰退。为扭转颓势,教育部将改革重心置于教师培养路径的重构。
开学当日,教育部长就短缺问题发表安抚性声明,表示各学区已全面动员,确保所有班级配备师资。然而,此议题已呈年度化态势。9 月 1 日,伊丽莎白·博尔内(Élisabeth Borne)宣称小学阶段“99.9% 岗位已填补”,中学层面“空缺几可忽略”。 四日后,国家中等教育联合会的调研数据对上述“显著低估”之官方口径予以修正。工会指出:“数以万计的学生在无教师状态下开启学年,含毕业班在内。”
教师短缺呈常态化
本周,73 % 的中学与高中以非完整团队开学,缺失岗位涵盖教育顾问(CPE)、心理师、特殊教育助理(AESH)、教育助理(AED)等。国家中等教育联合会秘书长索菲·维内蒂泰(Sophie Vénétitay)指出,教学层面,公立初高中约 6900 所中,55 % 至少缺编一名教师。该调研已连续四年发布,结论高度一致。虽非意外,然属异常,不可任由局势持续恶化。
小学阶段,工会已于 6 月预警:招聘考试出现 1500 个岗位零报考,编制无法满额。工会将此界定为“长期性短缺”。教师职业吸引力式微,薪酬、职业意义流失已演变为法国乃至欧洲的共性危机。
教师短缺成因探析
审计法院三年前的调研显示,学生弃教核心动机为薪酬与工作条件,包括班额过载、违背教师专业判断的频繁改革等,加之公共舆论与政治话语中的‘教师抨击’(prof bashing)现象,共同构成职业吸引力降低的原因。
教师培养改革路径
教育部将改革切入点置于培养阶段:拟将现行硕士二年级组织之教师资格考试前移至本科三年级。博尔内 7 月阐释,当下 80 % 教师自认班级管理能力准备不足。2026 年 9 月起,新设跨学科教师培养学士及带薪硕士通道将向高校学生开放,路径清晰度与职业吸引力有望同步提升。
师资年龄结构风险
国家层面面临显著风险。审计法院数月前即对教师队伍“高度老龄化”结构示警,判定教育部门“应对准备度显著不足”。劳动部研究与统计司2022 年报告测算,2019—2030 年间因退休产生的教师补员需求达 32.9 万,约占现有编制 30 %。同期预计仅有 26.1 万毕业生进入教职,缺口仍达 6.8 万。
更多信息请参阅:
编译自:法国Ouest-France新闻网,2025-09-04
编译者: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 秦志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