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教师联合会强化人工智能时代教师支持

发布单位:国际教师教育中心编辑:发布日期:2025/09/08浏览量:10

全球教师发展专题

编者按:2025910日是我国第41个教师节,主题是“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828-2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智利召开世界教师峰会,会后发布了《圣地亚哥共识》,旨在推动全球重视教师队伍建设,解决教师短缺,提升教师质量,为促进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奠基。近年来,各国都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通过改革教师培养机制、扩大教师培养通道、提高教师待遇保障、提升教师社会地位、缓解教师工作压力等举措,谋划并实施本国的教师发展大计。放眼全球,中国在教师发展领域的宝贵经验和创新实践,可为全球教师事业的进步贡献中国智慧。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的飞速发展,教师们被卷入了一个全新且不断变化的课堂现实之中。

如今,包括广大学生在内的社会公众,已能广泛地接触到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和大型语言模型(LLMs)。在实际学习场景中,学生有时会运用这些工具来完成学业任务。面对这一现象,学校董事会在规范或整合人工智能技术于课堂教学方面,采取了多样化的应对策略。与此同时,教师们不仅要迅速适应这些范式转变,还需兼顾学生多样化的需求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期望。

一、保障教育安全与伦理

加拿大教师联合会(CTF)呼吁联邦政府和加拿大教育部长理事会与各省和地区合作,制定并实施具有强制力的政策,以保护学生隐私和数据安全,规范人工智能在课堂上的使用,并推动人工智能系统的负责任和符合伦理道德的使用。联合会明确指出,人工智能工具有潜力提升教学与学习效果,但当前监管体系中存在的漏洞也不容忽视。这些漏洞可能使学生暴露于数据泄露、算法偏见以及教育标准下滑等诸多风险之中,对教育质量构成严重威胁。

解决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问题,不能仅仅依赖于政策的制定。更为关键的是,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程序和实践体系,以系统性地培养教师的人工智能能力。这一体系应贯穿于教师的初始教育阶段以及持续的专业发展过程中,确保教师能够紧跟技术发展的步伐,不断提升自身素养。

二、人工智能引发教育深层疑问

人工智能的崛起引发了关于教育目的的广泛而深刻的讨论,其中学术诚信问题以及教育如何维护公平与公正成为焦点。具体而言,一系列问题亟待解答:

1.学生应如何安全、有效且符合伦理道德地使用人工智能工具?

2.在组织和机构纷纷探索人工智能应用路径的背景下,学校应如何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做好充分准备?

3.利用人工智能的潜力是否会对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其他认知能力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三、教师角色关键,需多方支持赋能

在这一变革浪潮中,教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需要引导学生应对人工智能对个人未来及社会产生的现实影响,还需深入探讨其背后的伦理和社会问题。然而,教师无法独自承担这一重任,他们迫切需要来自社会各界的支持,以增强自身能力,自信地履行这一重要职责。

国际上,对于教师在培养学生人工智能素养方面的重要作用已达成广泛共识。一系列行动呼吁强调,教师是这一过程中的关键参与者。加拿大教师联合会进一步呼吁,在制定所有人工智能相关政策时,应充分重视教师在营造关爱、以人为本的课堂环境中的核心作用。

随着各省纷纷围绕人工智能和教育制定推荐方法,教育和政府机构正积极携手合作,共同推动人工智能素养的发展和创新项目的实施。同时,政府、研究机构与非营利技术合作伙伴或科技公司合作制定的指导方针,也为教师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指引。

尽管相关资源日益丰富,但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仍使得为教师提供的实施支持和必要培训显得捉襟见肘。教师能力与人工智能融入课堂的实际需求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这一状况若持续下去,将对教育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四、确保教师具备应对人工智能挑战的能力

为解决这一问题,不仅仅是要让教师跟上技术的步伐,更重要的是要为他们提供全面的装备和支持,使其能够在一个被人工智能深刻改变的世界中,有效地引导下一代学生。这要求我们采取更加全面和深入的措施,确保教师具备应对人工智能挑战的能力。

1.支持性论坛,深化批判性认识:在教师教育和专业发展过程中,应设立专门的论坛或平台,鼓励教师深入探讨人工智能的社会影响,包括伦理、环境、隐私、错误信息、劳动力替代以及偏见等问题。同时,还需关注人工智能在社交媒体算法、个性化广告以及社会情感支持聊天机器人等领域的应用,以提升教师的人工智能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掌握基础知识,明智应用工具:教师需要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局限性、偏见以及设计方法等基础知识。虽然他们无需成为计算机科学家,但必须熟悉可用的工具,并学会如何在使用人工智能时做出明智的教学和伦理选择。

3.策略融合,提升教学效果:教师应掌握将人工智能有意义地融入教学与学习的策略。这要求他们深入思考为何以及何时在学习中融入人工智能,以确保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够真正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4.基于设计的专业学习,促进交流创新:鉴于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因此,建立专业学习社区至关重要。在这些社区中,教师可以分享经验、设计和测试新方法,并反思自身的教学实践。此外,研究人员与从业者之间的研究实践伙伴关系,以及针对教师特定背景和实践的专业学习,也有助于培养教师的人工智能能力。例如,可以利用人工智能作为专业学习工具,设计促进创造力的活动;或者探索利用人工智能支持差异化学习和促进探究式学习的方法。

目前,通过非正式的同行网络和各种正式体验,教育领域的人工智能专业学习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这些包括学术机构、非营利组织(如国际教育技术协会或阿尔伯塔机器智能研究所)以及慈善组织(如让我们谈谈科学组织)等提供的多样化学习机会。

成功将人工智能融入教育,需要教育生态系统内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努力和协同合作。这一伙伴关系应涵盖管理机构、学校董事会、学校领导、教师以及研究员等各方力量。他们应共同为人工智能的融入制定明确、战略性的任务和目标,并为必要工具、全面培训和研究提供充足资金支持。通过营造创新空间,让教育工作者和研究人员能够自由实验和研究实践方法,推动教育的持续进步和发展。此外,还应充分考虑教师的工作负担和现有职责,削减不必要的工作任务,关注教师福祉,减轻实施负担。

 

更多信息请参阅:

https://theconversation.com/teachers-are-key-to-students-ai-literacy-and-need-support-260390


编译自:The conversation2025-09-01

编译者: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 冉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