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0日,芬兰国家教育委员会(Finnish National Agency for Education)发布了推动高等教育学生流动的八项建议。
2024年秋季以来,芬兰教育与文化部分析了欧洲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并基于此确定了芬兰的关键发展需求之一是提升高等教育学生的流动性。根据欧盟理事会(Council of the European Union)近期通过的《欧洲流动计划》(Europe on the Move)建议,至少23%的高等教育毕业生应在其学习阶段获得海外学习流动经历。
国际能力已成为职场技能的重要组成,应当被纳入所有学位与资格认证体系。尽管国际学生流动在新冠疫情后逐步恢复,但长期交换生的项目参与比例持续走低。芬兰科学与文化部长玛丽-莱娜·塔尔维蒂耶(Mari-Leena Talvitie)指出:“在海外完成学习能为学生打开通往新社群和文化的大门,赋予他们适应世界不断变化的能力。留学经历不仅锻炼勇气、提升语言素养,更能培养学生在不同环境中应对挑战的能力,这些也是工作生活所需要的重要技能。”
这八项建议是芬兰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的一次系统性推进,旨在从目标设定、资源分配、课程设计、师资培训、数字化支持与社会宣传等多方面入手,全面提升学生的国际竞争力与流动性。
以下是八项建议的具体内容:
1. 设定增长目标,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流动性。可为不同教育领域分别制定具体目标及相关行动措施。
2. 将流动性比例的发展情况纳入高等教育机构绩效协议的监测体系,并结合协议中已设定的“促进多元化的学生及学徒流动,同时考虑不同学生背景”的目标进行跟踪评估。
3. 确保广泛宣传提升流动性的各种途径。选择最适合各高等教育机构及教育领域的方法,并保障必要的资源分配。
4. 确保高等教育机构管理层致力于提升国际能力与促进流动性。
5. 推动各教育领域及高等教育机构的学术人员积极投身于国际化推广工作。在课程设置的结构与内容中体现国际化,并确保学习成果的顺畅认证。根据各高等教育机构及教育领域的具体需求,提升教职员工的国际能力。致力于从学生入学之初即进行系统性的指导与鼓励。
6. 在社会层面及职业生涯中,持续不断地宣传国际能力的重要性。
7. 为伊拉斯谟+计划及其他资助项目的管理和流动性支持开发通用的数字化解决方案,以提高其用户友好性与功能性。通过欧盟项目、其他交流项目以及高等教育机构自有资金,为学生流动提供资金保障。
8. 增进对短期和/或混合式流动在培养国际能力方面的效能与益处的了解与认识。
更多信息请参阅:
https://www.oph.fi/en/news/2025/new-recommendations-boost-student-mobility-higher-education
编译自:芬兰国家教育局,2025-10-20
编译者: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 徐笑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