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倡议基础教育加强应对AI“幻觉”素养

发布单位:国际教师教育中心编辑:发布日期:2025/11/03浏览量:10

20251024日至31日,以“心智胜于人工智能—数字空间中的媒体与信息素养”(Minds Over AI – MIL in Digital Spaces)为主题的全球媒体与信息素养(Media and Information Literacy简称MIL)周在哥伦比亚(Colombia)举办主会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同步发起“人工智能也会出错”(AI Can Make Mistakes)运动。此次活动聚焦媒体与信息素养的核心价值,尤其针对青少年群体面临的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信息误导风险,明确提出将AI“幻觉”应对能力培养纳入基础教育必修内容,助力青少年在数字时代建立可靠的信息辨别体系。

当前AI技术已深度渗透信息领域,不仅能生成无破绽的新闻标题、高度逼真的图像,还能精准模仿人类声音,而大型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s,简称LLMs)的“幻觉”特性更成为关键隐患—这类模型会编造虚假引言、虚构信息来源、伪造统计数据,且这些错误并非偶发,而是系统为追求“高效响应”,在答案不确定时选择“猜测”所导致的固有问题,最终以“自信”姿态传递错误信息。对认知尚在发展的青少年而言,此类看似权威的虚假信息易误导其认知判断、扭曲事实认知,甚至影响价值观形成,而分辨真实信息与AI生成内容,已成为青少年日常学习与生活中的重要挑战。

为守护青少年认知安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多维度行动方案:在教育层面,明确倡议将AI“幻觉”识别、信息来源核验、批判性思考等媒介素养内容纳入基础教育必修课程,让青少年系统掌握辨别AI虚假信息的方法;对教育工作者,要求同步开展AI认知与媒介素养培训,确保教师能有效引导学生应对信息风险;同时,依托《数字平台治理指南》(Guidelines for the Governance of Digital Platforms)及配套的《在数字平台中整合媒体与信息素养的多方利益相关者行动计划》(Multistakeholder Action Plan for Integrating Media and Information Literacy on Digital Platforms),推动数字平台为青少年提供更安全的信息环境,如优化内容审核机制、标注AI生成内容等。从全球现状来看,尽管88%的国家在政策中认可媒体与信息素养的重要性,但仅17个国家(占比9%)出台专门政策,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政策落地与课程推进仍需加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强调,此次全球媒体与信息素养周及“人工智能也会出错”运动,既是对青少年认知安全风险的警示,更是推动基础教育适应AI时代的行动号召。未来,随着AI技术持续迭代,青少年接触AI生成内容的场景将更广泛,强化其媒介素养的需求也将更迫切。唯有持续推进基础教育阶段的AI“幻觉”应对教育、完善相关政策支持、联动学校与平台形成保护合力,才能依托人类不可替代的智慧与判断力,为青少年筑牢AI时代的认知安全防线,帮助他们成长为能理性应对数字信息的时代新人。

 

更多信息请参阅:

https://www.unesco.org/en/articles/ai-can-make-mistakes-why-media-literacy-matters-more-ever

 

编译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2025-10-24

编译者: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 郑煣于